2022年09月20日 13:40 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
中國僑網9月20日電 題:華人房子一年沒住被法拍,就因沒交這筆“小錢”……
據意大利“新歐洲僑胞”微信公眾號報道,一位華人大姐在中國待了近一年時間,前不久回到意大利,卻發現自己的房子被法院收走了,要拍賣掉。
大姐慌了,自己一沒偷,二沒搶,按揭一直在還,該交的稅也都交了,為什么會這樣?她找到律師,一番打聽才知道:原來,她的物業費沒付,物管公司將她告上法庭,法院遂凍結房產。
幾千歐元物業費而已,至于如此嗎?原來,今年以來,歐洲接連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極端高溫,又陷入能源危機,各國紛紛出臺節能措施,意大利也不例外。
據“新歐洲僑胞”報道,意大利天然氣價格已經飆升數倍,能源密集型產業開始陸續收到來自能源公司的保證金催款,公寓物業管理也準備提醒住戶須嚴格遵守付款期限以應對不斷上漲的賬單。
佛羅倫薩大區一家物業管理公司負責人表示,住戶拖欠物業費,以前還可以通融,在下一年分期付掉,但現在對欠費者“零容忍”,不按時繳納將直接起訴。
要說起在國外出租房子這件事,很多人都有“血淚史”或“奇葩經歷”。
一種常見的令人頭疼的情況是,房客拖欠房租甚至成為“租霸”。
美國舊金山的吳先生將房子租給一名西裔女士,月租金3000多美元。在11個月沒收到租金后,吳先生與租客協商,租客要求免除欠下的租金,再給她1.6萬美元搬家費、2個月搬家時間。雙方多次協商無果后,該租客干脆“失蹤”,連律師也聯系不上她。
吳先生決定起訴這名房客后發現,該租客是“租霸”,此前就有不交租的訴訟。而且,租客請非營利機構打官司是免費的。而房東咨詢律師,一小時400美元是常事,維權十分艱難。
紐約的林女士也遇到類似事情。她家的租客以疫情為由拒絕搬出,從拖欠房租到干脆拒付。無奈的林女士愿意出500美元請他搬出,租客要價3000才肯搬,多次討價還價后也無法達成協議。隨后,租客還報警說自己被房東非法驅趕,導致林女士被帶到警局關起來,交了100美元罰款才出來。后來租客終于搬走,卻在房間里留下大量垃圾,還破壞了水電和煤氣系統。
只是拖欠房租的話還算好的,還有更惡劣的情況。
美國亞凱迪亞的吳先生將自己的房子租給一對帶著三個孩子的夫妻,剛開始房客一直按時交租,后來卻突然“失聯”。心中起疑的吳先生帶著警局人員前往查看,打開房門一看,客廳里堆積著各種垃圾,餐廳和家庭屋布滿管線,種滿了大麻。修繕房屋加上損失的房租,至少要五六萬美元。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核桃市一些華裔房東,將空置的房子放在短租平臺上出租。本以為只是給游客短租,沒想到來了一兩百人在房子里開派對,甚至還有人收門票,在房間里賣酒乃至大麻。不少房東人在中國,將房屋委托給經紀管理,對房子被當作“派對屋”都不知情。
更糟糕的是,有身份可疑的人租下房屋后,踩點了解周邊社區,擇機盜竊。盡管核桃市府規定不可短租、分租、轉租,但在警方制止后不久,相關交易又悄悄掛牌上線,難以執法。
面對種種租房的“坑”,華人房東應該怎么辦?
盡管各國關于出租房屋的具體規定有不同,但有一些通用原則是可以參考的:
首先,房東可在租客入住前“審核身份”,了解對方的職業、身份、生活習性,確定合適再簽合同。
不過,在了解時要注意了解當地法規和文化,不要提出涉嫌歧視的要求。如提出“只限女性”“不租小孩家庭”或“不能帶寵物”等。在一些國家如美國,如果因種族歧視理由被舉報,房東可能受到處罰。
此外,出租房屋與房客簽署正規、合法的租賃合同,雙方各自保留一份。如果此后出現糾紛,可作為有效證據提交?傊,房東租房時要多多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租客的審核,并隨時關注房屋的狀況,不可委托給中介或地產經紀后就不聞不問,高枕無憂。
當房東不容易,當房客也不容易。
剛到海外人生地不熟的中國留學生,是騙子最喜歡的“對象”。
各國的詐騙套路也大致相似。騙子先在網上發布租房信息,房源通常地處繁華及交通便利處,但租金遠低于市場價,屋內裝修時尚宜居,通過“物美價廉”的房源引誘留學生咨詢。
之后,“房東”會非常熱情、及時回復所有信息,但會以“自己不在本地”為由無法帶領學生去實地看房,通常會要求學生先付款(或付定金),之后再郵寄房屋鑰匙。
當然,學生付了款之后,就再也找不到“房東”了,想再找回這筆錢的幾率也幾乎沒有。
如何避免上當受騙?實地看房很重要!騙子沒有租房鑰匙,一般情況下,只要提出去現場查看租賃住宅,騙子往往就會借故避開。
另一個重要原則是尋求正規、專業的租房中介服務。不要過早給錢,也不要過早地將護照、簽證等相關信息提供給房東。以英國為例,正常情況下,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租房中介,并且應當盡量選擇學?梢蕴峁┑膶W生公寓。
所以,無論是出租房、租房、還是買房置地,都應該了解清楚法律法規、仔細審查簽訂各類合同協議并妥善保存、尋求正規的中介或地產經紀服務,必要的時候應及時求助當地司法部門。
(稿件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資料來源:中國僑網、中國新聞網、意大利“新歐洲僑胞”微信公眾號、美國《世界日報》等;作者:李明陽)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國家移民管理局 | 中國新聞網 | 中國僑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